为了定期评价南海海沟周边的地震活动和地壳变动等情况,日本气象厅于2021年11月8日下午例行召开了一月一次的关于南海海沟地震的评价检讨会和地震防灾对策强化判定会。
标签: 日本
据日本气象厅测定,2021年10月7日22时41分左右,日本千叶县西北部(北纬35.6度,东经140.1度)发生强烈地震。该次地震震级为Mj 6.1级,震源深度约80千米,最大烈度为5强(埼玉县川口市、埼玉县宫代町、东京都足立区)。
为了定期评价南海海沟周边的地震活动和地壳变动等情况,日本气象厅于2021年10月7日下午例行召开了一月一次的关于南海海沟地震的评价检讨会和地震防灾对策强化判定会。
据日本气象厅测定,2021年10月6日凌晨2时46分,日本岩手县近海发生Mj 5.9级地震。该次地震的最大震度为5强(青森县阶上町)。此外,从北海道到关东地区的广泛范围内都有测站观测到了相当于震度1至震度5弱的摇晃。
2021年9月29日下午,日本海中部发生了一次中深源地震。根据日本气象厅的观测,该次地震震级为Mj 6.1级,震源深度约为400千米。本州岛东部和北海道东部均有地区观测到了震度3,而震中附近地区反而震感较小。
2021年9月16日18时42分,日本石川县能登地方发生Mj 5.1级地震,震源深度约为13千米,最大震度达到5弱。该次地震触发了紧急地震速报(警报),是继5月1日宫城县近海6.8级地震发生后的首次紧急地震速报(警报)。
为了定期评价南海海沟周边的地震活动和地壳变动等情况,日本气象厅于2021年9月7日下午例行召开了一月一次的关于南海海沟地震的评价检讨会和地震防灾对策强化判定会。
在国内,媒体等形容地震的时候通常会使用「震级」来描述地震本身的大小,与此同时会使用「烈度」去形容身处极震区的人们所感受到的摇晃。但「烈度」并不是国际间统一描述震感的标准,而日本就是其中一个一直坚持使用自己创立的标准的国家。这篇文章就介绍这个独特的标准——「震度」。
千岛海沟(Kuril–Kamchatka Trench),是一条位处西北太平洋长2900公里的活跃海沟,在近代地震史中有發生非常多震级达到8.0以上的巨震,最强一次为1952年的勘察加地震。
2020年3月25日北京时间10时49分左右于千岛群岛海域发生震级为Mw 7.5的大地震,地震后一度发出海啸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