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历史活动

历史上的今天:1946年阿留申群岛地震(4月1日)

1946年阿留申群岛地震,是在1946年4月1日当地时间3时28分(北京时间20时28分)发生于阿留申群岛附近海域的地震,震中位于阿拉斯加州乌尼马克岛南部海域,震源深度15公里,表示地震强度的震级为矩震级Mw 8.6,最大烈度是Ⅵ度,并产生广范围且巨大的海啸,属一次海啸地震。

背景

阿留申群島位處於太平洋板塊和北美板塊的聚合板塊邊緣上,在此處形成了一條4000公里長的阿留申海溝,西接千島海溝,東接亞庫塔特碰撞區,並以每年63至76毫米的速度進行隱沒。在這海溝上地震和火山活動非常頻繁,具代表性的包括1946年、1957年、1964年、1965年等幾個達到Mw 8.5以上的巨大地震。

 

主震活動概述

1946年4月1日當地時間3時28分(北京時間20時28分),阿拉斯加州烏尼馬克島南部海域的板塊邊界區發生了一次強烈地震。當時面波震級錄得Ms 7.8,後來矩震級推出時將這起地震重新審視,計算出其矩震級達Mw 8.6,與「1957年安德烈亞諾夫群島地震」的強度並列美國有史以來第四強的地震。

但此次地震的海嘯震級(利用海嘯高度判斷地震強度的一種震級)卻達到Mt 9.3,比起矩震級和面波震級的數值要高出很多,因此被歸類為海嘯地震

 

大海嘯

地震後隨便產生大型海嘯侵襲太平洋沿岸,位於震源附近烏尼馬克島上的一座燈塔(離海平面26米,塔高8米)在45分鐘後被高40米的海嘯破壞,在燈塔內的五名工作人員全數遇難。

海嘯經過4.5小時和4.9小時後分別到達夏威夷州考艾島和希洛,但因為當時沒有海嘯警報,這幾波10至16米高的海嘯對群島造成嚴重的傷亡。希洛島有173人遇難,另有136人受不同程度的傷;房屋方面,有488幢被完全夷平,近千幢受損。

這個來自於大自然的慘痛教訓,逼使美國建立了一套地震海嘯警報系統,後來於1949年成為「太平洋海嘯警報中心(PTWC」,透過收集各地的地震數據計算出地震強度、可能的海嘯高度和到達時間為太平洋的各個國家或地區提供海嘯預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