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印尼苏门答腊—安达曼地震,是指2004年12月26日当地时间07时58分53秒(即北京时间08时58分53秒)一场发生于印尼苏门答腊岛西部外海的超巨大地震,以及巨大海啸灾害事件。由于发生当天正值「节礼日」,因此这场地震又名「节礼日大地震」、「印度洋大地震」、「南亚大海啸」等。
地震概述
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苏门答腿岛以西160千米,深30千米处。(可见图一的星星标记的位置)。
第一阶段的滑动涉及400千米长、100千米宽的巨大范围,由印尼亚齐省外海开始以每秒2.8千米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破坏,持续100秒左右。在经过100秒的间隔后,断层滑动继续以较慢的每秒2.1千米的速度向北发展,经过尼科巴群岛至安达曼群岛。总括而言,此次地震的震源域涉及长达1600千米的距离,滑动量15米程度。
如此巨大的震源域最后导致的就是一场震级超过9.0的巨大地震,这亦是踏入21世纪以来第一场震级超过9.0的地震。
关于震级的计算,虽然地震发生在有精密仪器的21世纪,不同的机构在定义震源域等有不同的见解,所以提供震级亦不尽相同。
美国地质勘探局(USGS)提供的震级为矩震级Mw 9.1;美国西北大学的一支研究团队得出矩震级为Mw 9.3;地震学权威金森博雄博士认为Mw 9.2是比较好的一个代表数字。
如果採纳Mw 9.3为其最终震级,这即代表此次地震为观测史上第二强的地震,仅次于1960年智利大地震;以目前普遍社会所接纳的Mw 9.1则是观测史上第三强的地震,与2011年日本东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并排。
震害概述
根据USGS提供的数据,在主震发生的24小时内,震源域内震级超过M5.0的余震有143次;超过M6.0的余震有11次;最大的余震在主震三小时后发生,震级为M7.2。地震摇晃持续了最多7分钟,其最大烈度达到修订麦加利烈度表的第Ⅸ(9)度,属于非常剧烈的摇晃,为当地住民带来巨大的恐惧。
另外依据地震模型,苏门答腊西南方的一些小岛向西南移动了20米;苏门答腊北部顶端的地方甚至达到36米。
侵袭印度洋沿海国家的大海啸
此次的地震引发了观测史上最严重的一次海啸灾害,主要的原因有三个:第一,圣诞节假期是旅游旺季,因此各个印度洋沿海国家的沙滩都聚集了数以万计的外地旅客和本地局民,属于一个非常恶劣的时间点;第二,印度洋并不像环太平洋火山带偶尔遭受海啸侵袭,因此印度洋国家普遍不重视海啸的威胁,亦因此没有建立一套海啸预警系统;第三,印度洋诸国的民众缺乏对海啸的认知,没有能察觉到一些先兆为海啸到来前的警告,因此错过了最后能逃生的机会。以下是受海啸影响最严重的四个国家的海啸来袭状况
震源地的印尼受到3至30米高的海啸横扫,亚齐省的海啸达30米,溯上高更达到51米;处于震源域西面的国家,斯里兰卡受到4至10米高的海啸侵袭;泰国沿海地区,包括旅游热门地点布吉岛及披披群岛,受到2至19.6米的海啸。印度则是位于震源域的东边,安达曼群岛、尼科巴群岛受直接且致命的威胁,海啸波高介乎1.5至12米。
最致命的海啸灾害
首当其冲的印尼根据减灾协调局提供的数字,死亡人数超过23.4万,这佔了本次地震总遇难人数的绝大部份。大部份遇难者都是因海啸而丧命。亚齐省西南岸有17个村庄消失。印尼驻马来西亚大使甚至说,亚齐省的死亡人数可能超过40万人。
岛国斯里兰卡是第二个受灾最严重的国家,总共有4.1万人死亡,多是儿童及老人。除了海啸的直接威胁,浸水的地方令长期内战留下的地雷露出地面;另外,海啸的侵袭令那裡一轮火车出轨造成了1400人死亡,比以往任何同类出轨事件更致命。斯里兰卡亦存在叛军令政府没法对整个国家的状况获得全面掌控。
印度是第三个受灾严重的国家,超过1万人死亡,这当中包括尼科巴的余震造成数千人死亡。另外,有消息称,安达曼—尼科巴群岛中央直辖区有3000人死亡,估计另有3万人连同5个村庄在海啸过后消失无踪。
泰国有超过5000人死亡,其中佔了一半是外国人,泰国国王的孙子亦是其中一名遇难者,旅游热点损毁严重。
总括而言,这场地震及海啸造成29.2万人死亡,远远抛离「1883年喀拉喀托火山爆发」、「1896年明治三陆地震」、以及后来发生的「2011年东日本大震灾」等的重大海啸事件,成为观测史上最致命的一场海啸灾害。即使如此,由于很多灾区的罹难者过多,为避免爆发瘟疫,大批未辨明身份的尸体被仓促掩埋,所以上述死亡人数仅是粗略估计。
余谈
由于这场地震的伤亡太惨重,有不少国家或地区亦举行了不同形式的悼念活动,包括降旗、默哀、取消新年烟火表演等。
另外,2012上映的一套灾难电影《浩劫奇迹》(The Impossible)的题材就是本次地震。
延伸阅读
- 「2004 Indian Ocean earthquake and tsunami」, 英文维基百科.
- 「M 9.1 – off the west coast of northern Sumatra」, 美国地质调查局.